12 月
17
2020
- 這兩天疫情似乎有緩和跡象的趨勢全面消失,全球新增確診病例數與死亡病例數均較上週同期大幅提高,再度同時刷新全球紀錄,新增確診病例來到超過71萬例,這是全球第二度達到單日70萬例以上確診,而新增死亡病例數則直接刷新到超過13000例,這是全球首度單日達到13000例確診。
- 全球共16國或地區昨天回報新增確診病例超過1萬例,創歷史紀錄。
- 全球共115國或地區昨天回報新增確診病例達100例以上,創歷史紀錄。
- 全球疫情超級爆發的主要原因有四:
- 第一,巴西進入第二波爆發高峰,跟7月份南半球冬天時的最高紀錄已經相差無幾,而哥倫比亞也非常巧合的進入第三波爆發期,在兩國帶動下,拉丁美洲的北半部份,包括中美洲在內多國全面爆發,並且向南向北持續擴散。以此狀況來看,高溫、低溫都無法真正成為影響疫情爆發的關鍵因素:不管是冷是熱,它想爆就會爆。
- 第二,南非進入第二波爆發高峰,再度超過單日1萬例,由於南非在非洲南部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上次爆發造成鄰國同步疫情上升,這次也不例外,納米比亞、辛巴威、以及我國非洲唯一邦交國史瓦帝尼均同步爆發疫情。
- 第三,歐洲部份國家疫情仍嚴峻,例如丹麥、德國、立陶宛、俄羅斯,其中德國已經淪為第二波疫情最慘的國家,迄今仍持續打破確診與死亡病例數新高,完全走不出來。另外,部份國家第二波稍微緩解之後略略放鬆,立即進入第三波爆發,包括荷蘭、英國以及捷克,而法國也有反彈趨勢出現。其中,荷蘭已經打破第二波爆發高峰。
- 最後,仍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美國,在全球最爛防疫行政區加州以及全球最爛防疫都會區洛杉磯的雙重加持下,即便美國90%以上行政區都沒有創下新增確診或死亡病例數新高,在單日加州單日超過6萬例死亡400例,以及洛杉磯郡單日2萬例的加持下,美國依然再度創下新增確診與死亡病例數新高。
- 亞洲方面,儘管也有以色列跟韓國持續創下新增確診病例數新高,但在印度疫情大幅改善下,亞洲是昨天唯一新增確診病例與死亡病例數均較前天下降的區域(大洋洲除法屬波利尼西亞外,全數解除警戒,昨天甚至單日僅有1例死亡,因此不會列入比較項目)
- 自2019年12月1日首宗個案在中國武漢市發病以來,已經超過一年,而自2019年12月31日台灣開始對武漢市班機加強檢疫以來,也已經將近1年,全球各區域除大洋洲外國家依賴海洋、地廣人稀的領土以及政府與國民的合作下有成功壓制疫情外(台灣沒有真正全面爆發過),全球各地大致上依照亞洲(中國)->歐洲(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北美(美國)->南美(巴西、哥倫比亞)、非洲(南非)的順序爆發完了一輪,然後又從亞洲(印度)->歐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的順序又爆發第二輪,現在部份國家(韓國、荷蘭)甚至還面臨第三波爆發,而我們不知道依照這個順序亞洲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犧牲者,印度什麼時候會面臨到反彈期。
- 對絕大多數國家來說,以防堵方式減低疫情有機會,但消滅已經幾近不可能。當一個國家好不容易封城多日將疫情降低到一個低點之後稍稍放鬆然後疫情就立刻惡化,而且惡化速度通常比前一波更快,而又因為這些國家並不是將疫情降低到個位數,因為這可能會需要耗時長達兩三個月以上甚至更久,而是降低到相對低點時就解封,此相對低點又比前一波高峰低點要更高,導致每波爆發都不斷墊高前一波的起點。
- 在疫苗能大規模接種,確保效力及有效期,以及病毒沒有異變出會讓疫苗無效的品種三條件滿足下,可能是目前唯一可以讓世界脫離苦海的方式。
- 如果單日新增70萬例都會成為常態,那沒人能保證不會看到更高的80萬,90萬。
More →
By derekhsu •
COVID-19, 健康與環境 •
• Tags: coronavirus,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